體重指數BMI=體重/身高的平方,是衡量肥胖的公認標準。該研究對77名平均BMI為
33.6(通常18.5≤BMI指數≤23.9屬於正常體重,超過29.9屬於嚴重肥胖)的老人進
行為期18個月的減肥幹預,並在18個月和30個月時對老人的總體重以及區域(總髖
部、股骨頸、腰椎、小梁骨)的骨密度進行監測評分。結果發現,對老年肥胖患者
進行減肥幹預後,無論他們是否反彈,髖部骨密度的下降都會持續一年。研究還發
現,脂肪的減少和減重降低了髖部的骨密度,增加了骨質疏鬆風險。
就算老人吃得少了,消化、吸收能力也差了,能量的進出平衡還是“入多出少”,
這種情況下就會“發福”。
苟波強調,過於肥胖會直接影響心髒功能和血管健康,容易患上各種心腦血管疾病
。理想的狀況是:要在保障基本營養的前提下,做到“增肌減脂”。
老人減肥,不能采取極端方法,不能像年輕人那樣節食,可從晚餐的節製和選擇
入手,吃一些粗糧代替主食,早餐要吃蛋白質含量很高的食物,中午主食控製在2兩
左右。不建議選擇減肥藥或手術減重。
運動方麵建議有氧鍛煉結合力量訓練,好采取一些比較舒緩的形式,比如太極拳
、瑜伽、散步等,隻要能每天堅持,達到一定的運動量,完全可以瘦下來的。